
在紐約,皮草一直是時尚界爭議的焦點。而在這個季節,皮草開始風靡,設計師們希望對于皮草的聲討聲能逐漸平息。
在一些頂級品牌,如Chanel、Nina Ricci,人造皮草逐漸走上T臺,即便是專業皮草鑒別師都無法辨別真偽。著名飾品品牌Be & D用肉類工業副產品兔毛和羊剪絨皮等代替皮草。

當然皮草的回歸與人道主義關系甚少,而與奢侈品的回歸相關。“皮草的回歸代表奢侈品重新被人們接受,”以皮草為特色的品牌J.Mendel的Gilles Mendel說,“服裝零售業經歷了動蕩,而如今人們又重新接受了奢侈品。”

幾年前,當消費者保護主義風行一時,從頭到腳的皮草引起一時轟動,有些皮草還被染成亮熒光色。而當經濟危機來臨時,人們的觀念發生了180度逆轉,甚至是在設計市場,消費者無法負擔昂貴的皮草。
如今,時尚正在試圖尋找一個平衡點,將皮草裝變得百搭,裝飾在包包或上裝上,增添柔和感與暖感。剪裁精細的皮草越來越多的用在包袋、靴子、兜帽、裙子上,閃亮如絲。制作皮草的技藝愈發精良,功能性體現的淋漓盡致。
“皮草,或真或假,都能變暗淡為光亮。若你有件開襟絨線衫,加之皮草裝飾為使它變得特別。一件灰色外套加上皮草領子,看起來頓時光鮮不少。”Nina Garcia的時尚總監Marie Claire說,Garcia同時也是“Nina Garcia的視角:What to Wear for Every Occasion”一書的作者。
非盈利動物保護組織副總裁Adam Roberts認為那種作為副產品皮草的說法是牽強的。他認為,美國根本沒有足夠的養殖兔子能滿足時尚產業的需求,這一點使他懷疑上述說法的可信度。而人造皮草會使得皮草市場需求量加大,人們看到皮草,無論真假,他們都希望能擁有這些東西,這刺激了皮草的流行。消費者是盲目的,一旦皮草盛行,對真皮草或人造皮草的需求都會增加。

對于皮草的激烈爭論是針對街頭時尚,而非高級定制,以設計皮草靴子著名的Stuart Weitzman說。雖然,他的許多“皮草”是用羊皮制作,仿貂皮和金吉拉。如今先進的技術使許多原本被丟棄的材料派上了用場,比如羊皮再造后替代皮草。
Canada Goose品牌CEO Dani Reiss認為,毛皮有它實用的一面,比如保暖性。北極圈考察人員與探險者往往穿著Canada Goose的狼皮夾克,抵御嚴寒。當然,Canada Goose也在時尚城市熱賣。
這一季節,與往年厚重舒適的外套不同,時尚趨勢轉向針織,剪裁精良的皮草或飾品上的蓬松皮草。這是休閑與經典的結合,以滿足這個時代夜與晝,工作與休閑的需求。
當然,經濟仍舊是影響時尚的因素,如今它是皮草制品的助推劑。穿或不穿皮草只是個人選擇,但無論你鐘愛皮草,真或假,它都會在為你保暖的同時顯現時尚感。
來源:
Fur makes a comeback — with more humane cla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