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元素
方巾“第五元素”表現出一種神秘的,如夢幻般的氣氛,好比一群天使將上帝創造世界的事譜成了曲子,并演奏出一段奇怪的音樂一樣。方巾的圖案是將人物、樂器和星盤擺放在一起,而這些東西似乎正飄浮于“以太”(古人用這個詞來指“空間”)當中,四周圍繞著產生了震動場的能量粒子和光線波束。
這是一曲夢幻世界的樂章,一個巨大的音符“Fa”與另一個音符“Sol”相呼應。這兩個音符創造了隱隱約約的音樂背景,將樂曲聲推向方巾的四角,與古提琴的琴弓或者古豎琴的琴弦相互配合著。在正中間,一個天使站在沙漏的旁邊,指揮著宇宙創造的節奏。在想象中的樂隊指揮揮舞著的指揮捧下,彩云翻飛不息。從這上升的運動當中,產生了最初的銀河星系。兩個天使坐在星星上,看著象征無限的符號,他們所分別代表的,是時間的“始”與“終”。兩具星盤(左邊那具是十六世紀由保羅•法魯奇制作的,右邊那具是阿拉伯星盤,由艾哈邁德•哈拉夫制作)象征著人類研究和控制宇宙的意志。所有這些圖形均相互呼應著,產生出一種如天體音樂一般的能量。
方巾的畫面雖然看起來顯得散亂,但其本身內在的均衡卻表現出和諧,圖畫的細密以及古代器物頗具樂感的圓潤線條所表現出的揮灑,進一步加強了整體的和諧。
設計: Zoé Pauwels

馬球隊的小馬
“馬球”一詞源于西藏,因為英國人1859年在喜馬拉雅山地區成立了第一個馬球俱樂部。但是這種馬上運動據說最早產生于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十六世紀波索的一些小型畫中就有對馬球運動的表現。這是一種集體的運動項目,由兩支隊參與競技,每隊四名隊員;雙方的比賽分為幾個回合,每個回合七分鐘。打馬球需要紀律嚴明,反應迅速。參賽的隊員站在馬鐙上,左手拉著馬韁,右手持竹制的馬球棍,將木制的馬球打入球門。馬球場上的主角往往是阿根廷馬,個子矮小,健壯結實,跑起來速度極快。除了跑得快之外,打馬球的馬還要動作靈活,聰明,能夠原地轉身,或者在奔跑中急停。英國作家魯迪亞•基普林(Rudyard Kipling)的小說《馬耳他貓》(《Le Chat Maltais》) 中有一個章節專門講述了馬球,并通過一匹小馬的講述,表現了馬球場上人與馬的渾然一體。
方巾“馬球隊的小馬”便表現了這種異常激烈的馬球比賽。方巾的中間,訓養員照看著中場休息的馬匹。方巾的背景和邊緣上的彩色條紋和幾何狀的圖形,采用的是阿根廷典型的毛毯上的圖案。
設計: Hubert de Watrigant
更多愛馬仕2010春夏絲巾請見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