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行業發展內生動力。

2019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
暨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專業委員會年會
在時尚、科技、綠色”成為中國紡織服裝業新標簽的今天,中國職業裝正日漸改頭換面,在創新驅動、文化引領和責任導向下逐漸蛻變為兼具時尚顏值和科技內涵的新職業著裝。據統計,每年職業裝的市場需求在3000至4000億元,巨大的市場容量和廣闊的發展前景,讓職業裝越來越受到行業內外關注,成為服裝行業持續增長的亮點之一。尤其是面對當下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職業裝更是深入挖掘內需市場,增強行業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領域。

聚焦職業裝產業發展,把脈未來趨勢與風向,9月6日,由中國服裝協會主辦,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專業委員會、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研究中心承辦,中國(大連)國際服裝紡織品博覽會辦公室支持,力克系統(上海)有限公司協辦,《中國服飾》作為媒體支持的2019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暨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大連隆重召開。

據了解,這是中國服裝協會首次舉辦以職業裝為專題的全國性會議,旨在為中國職業裝產業的參與各方搭建平臺,促進相互間的交流與協作,推動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大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海冰,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中國服裝協會原副秘書長張廣閩,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等領導出席,大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紡織服裝處處長、服博辦主任助理鄭曉杰,大連市紡織服裝協會會長、服博辦主任助理劉向陽,大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消費品工業處副處長、服博辦招商展覽部副部長李世華等嘉賓參會,來自全國的上百家職業裝企業代表、相關協會、專業機構等200多人參加活動,活動由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職業裝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杜巖冰主持。

▲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兼科技部主任、職業裝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杜巖冰主持大會
▲大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海冰
“職業裝被譽為’’行走的活名片’’,是體現職業形象和職業精神的窗口和載體,更是呈現企業文化內涵的橋梁。”大連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海冰在致辭時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的深入發展,各行各業越來越意識到企業對外形象的重要性,令職業裝受到普遍重視與歡迎,為其發展帶來新的契機。但同時,由于我國在職業裝領域起步發展較晚,在設計創新、面料創新、產業鏈創新、品牌創新等方面仍較展現我國現代工業文明新風貌的需求還有一定距離,此次職業裝產業大會的召開將進一步深化行業交流達成共識,維護我國職業裝市場的健康發展,并通過不斷挖掘優秀企業榜樣,樹立中國職業裝的嶄新形象,共同推動行業繁榮發展。

▲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
眾所周知,遼寧是一個工業大省,但它同時也是職業裝需求大省。據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介紹,近年來,遼寧紡織服裝行業高度重視對職業裝的發展,帶動當地職業裝企業不斷成長壯大,其中大楊創世、沈陽藍天等企業入選第二屆中國職業裝優勢企業推介更是對遼寧職業裝企業的莫大鼓舞和鞭策。隨著中國服裝行業全面推進強國建設,遼寧職業裝企業也將加快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打造科技、綠色、時尚的產業競爭新優勢。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在致辭中表示,作為服裝的一個重要品類,職業裝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不僅是工作場所、行業特征的直接標識,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職工特種職業安全防護的重要保障。這就對新時期職業裝在設計、功能、質量、服務等方面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服裝協會于此時組織召開職業裝產業大會恰逢其時,是服裝行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應消費結構升級需求、深挖細分國內市場、推進三品戰略的有力舉措。
她指出,近年來,職業裝職業化、差異化、功能化趨勢突出,獨具特色的企業職業裝、功能完備的特種職業裝、安全舒適的防護職業裝正成為市場競爭的焦點,通過大會的溝通交流希望凝聚發展共識,實現供給側與需求側的共贏發展。她同時建議,企業發展職業裝要更加重視職業裝的功能設計、豐富職業裝的文化內涵,適應職業裝勞動安全、工作便利、能承載企業精神文化等需求,不斷提升設計創新能力,在滿足行業職業需求的同時,突出不同企業的差異化特色;要更加重視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協同開發創新,提升產品的高質量供給能力,順應職業裝個性化定制上升趨勢,打造柔性化的快速反應產業鏈;要更加重視職業裝的標準和制度建設,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加強行業自律和企業信用建設,推動職業裝產業的規范健康發展。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
“中國服裝業正進入新一輪的戰略重構與積累發展期。”在分析中國職業裝目前面臨的產業環境及發展現狀時,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表示,2019年以來,在面臨諸多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我國服裝行業積極進行結構調整和務實創新,加快增長動能轉換,雖然國內外市場表現欠佳,盈利壓力有所加大,但行業總體保持基本平穩的發展態勢。從全行業口徑客觀來看,雖然確實盈利壓力增大,但企業自我改良和創新意識加強。 就職業裝產業而言,隨著行業企業對職業裝的需求持續發酵,職業裝市場的潛力與日俱增,而日漸提升的時尚消費觀念、逐步完善的質量體系、不斷改進的技術能力、日益強化的社會責任、持續規范的服務水平等,都對新時期職業裝的發展提出更多的挑戰,也創造了更多的細分機會。諸如西服、軍服、制服、工作服、校服、防護服等多領域,職業裝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特色精準定位打造優勢,成為職業裝細分領域的專家。 究竟誰將是新一屆中國職業裝企業的佼佼者?現場,備受矚目的第二屆中國職業裝優勢企業推介活動正式揭曉。 其中,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榮膺中國職業裝十大領軍企業稱號,寶聯勇久朝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成為中國職業裝五十強,大連大楊創世服飾有限公司等企業獲頒中國職業裝(校服)優勢企業稱號,陜西金翼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榮獲中國職業裝(防護服)優勢企業稱號。(詳細名單附后) 據了解,該活動自2019年4月16日啟動后,得到中國服裝協會會員企業和全國范圍內職業裝企業的積極響應,最終有83家企業參與申報。這些企業的年主營業務收入合計達1095.09億元,職業裝業務收入就占四成,達450.58億元,可謂是目前中國職業裝的“國家隊”。
▲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揭曉第二屆中國職業裝優勢企業推介活動結果


▲中國職業裝(校服)優勢企業、中國職業裝(防護服)優勢企業頒獎現場



▲中國職業裝五十強企業頒獎現場
在主題分享環節,主辦方特別邀請行業專家、優秀企業代表及產業鏈相關企業等演講嘉賓,就標桿企業案例分享、如何融合文化創新設計、關聯產業鏈相關企業聯動創新、職業裝采購機制及政策解讀、企業投標實務與技巧、未來產業流行趨勢走向等熱點問題同與會者進行深入交流與探討。
作為中國職業裝十大領軍企業的代表,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張強表示,專注質量管理是海瀾之家旗下圣凱諾品牌做好職業裝的秘笈。在他看來,對質量的堅守,就是對客戶最大的尊重。多年來,正是對四大工序、400多道小工序的生產制作堅持,鑄就了圣凱諾服裝的產品品質與質量堅如磐石。
作為中國職業裝(校服)優勢企業的代表,江蘇蘇美達伊頓紀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企劃總監楊玥表示,伊頓紀德從創立之初就致力于引領中國校園服飾變革,推動共同教育價值重建,將一件件校服當做美與價值的載體,撒播優教育,傳遞真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職業裝的一個重要領域,近年來航空制服需求增勢明顯。而為滿足員工日益豐富的服裝需求,并加強企業成本的精細化管控,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推出了國內首個互聯網+企業職業裝管理平臺——南航“服裝e選”。
據南航集團總務部服裝管理經理胡弗介紹,在南航12萬名員工中,有專業著裝需求者占一半以上,達7萬多人,涉及200多個服裝品種。“服裝e選”鎖定了好幾萬員工高端群體,能實時向廠家反饋最為全面客觀的意見信息,促使企業產品和服務不斷升級。
在法國力克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大中國區副總裁徐一振看來,適應個性化需求的定制將成為企業的差異化之源。而能大規模地提供個性化產品,更會成為一家企業未來的主要增長驅動力和競爭優勢。 一個鮮明的對比是,在對中國200家男裝西服企業進行走訪后,力克發現如今已有65%的受訪企業定制業務超過50%,而在2014年,僅21%的企業定制業務超過30%。為此,業內首個端到端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力克FASHION ON DEMAND應運而生,以解決企業在開展量身定制業務時遇到的打版排料流程長、訂單交付期長、人力成本高等痛點。按照力克的預計,隨著產品個性化需求增大,未來三到五年量身定制業務還將增長5%—10%。
在主題為“功能性紡織品在職業裝領域的應用展望”演講中,張家港市宏裕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衛紅則從職業裝功能性面料的開發角度分析指出,目前職業裝功能性面料開發主要是從紗線上增加防靜電、阻燃、防水等功,未來則會向更高、更廣的功能性發展,功能性服裝面料技術將會較多應用于專業戶外、工裝領域。他認為,透氣性、輕便性、舒適性、環保性、安全性等將是未來戶外面料發展的趨勢,也是職業裝面料的發展趨勢。
陜西金翼服裝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孫寶英也認為,在科技發展的影響下,職業裝產品將變得更加多元化。防護服裝除了能滿足防護目的外,還將向更舒適、更有利于人體健康的方向發展,如何減輕服裝的負荷、調節衣內微氣候、進行抗菌加工等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多功能復合織物技術的開發應用則將為服裝兼具舒適性與功能性提供可能。
而針對職業裝采購環節出現的采購人技術需求不明確、合規,代理機構附加條件暗藏“陷阱”、質檢參差不齊等問題,中國服裝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李俐給出的建議是,打鐵還需自身硬,企業要苦練內功,熟知產品設計、材料、工藝、成本、產能、質檢內容及標準等多方面知識,避免失誤。
如今,2019年已經過半,2020年職業裝流行趨勢將呈現怎樣走向?東華大學職業服研究所副主任厲莉分析指出,從傳統到個性,從自然到科技,融創、共衍、發聲、知悟趨勢明顯,即智能和科技的發展逐漸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令未來職業服相應地發生變化。與此同時,環境保護和健康生活關系越來越緊密,人們更注重健康、綠色、可持續,節約型設計、減少浪費、合理共享資源的觀念深入人心。而隨著年輕職場人群自我意識的不斷增強,獨具特色、彰顯個性的企業職業服設計也成為潮流。民族的日益強大與自信更讓未來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變得凸顯,詮釋出優雅時尚的新中式風貌。
北京服裝學院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周紹恩也認為新時代職業裝的創新應從物態文化和精神文化兩個方面思考解決方案。他表示,要讓技術回歸生活,用極致的細節與簡約的設計,給冰冷的科技注入美學的生命力,提高職業裝的時代美學特征;要用勞動科學、人體工效學、紡織科學、色彩學、流行分析和生產研究等各領域的基礎研究成果,提高職業裝的功能性和舒適性,從而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提高滿意度。

在會議同期,百層、勝宏、宏裕、力克等職業裝產業鏈相關企業的現場展示吸引了眾多參會企業前來交流。 在熱烈融洽的氛圍中,2019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圓滿落下帷幕。樹立中國職業裝優勢企業的榜樣力量,展示中國職業裝的嶄新形象,2019中國職業裝產業大會力促產業鏈相關企業協作共贏,同時為供給雙方搭建更精準的對接渠道,通過中國服裝協會職業裝專業委員會的廣闊平臺,整合上下游資源,有力推動中國職業裝朝著健康、有序、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第二屆中國職業裝優勢企業推介活動結果
中國職業裝十大領軍企業
(排名不分先后,以拼音字母順序排名;含評分相同的名次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