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載四季輪回,阿迪達斯男子訓練武極系列迎來了嶄新的篇章。延續阿迪達斯訓練系列一貫的功能、品質、理念并重的特點,武極系列為現代都市男性提供的不僅是運動裝備的強大支持,更是對運動理念的全新認識。

阿迪達斯武極系列本身承載著李連杰先生對運動與人生的獨到見解。為了給新一季武極系列注入嶄新活力,阿迪達斯與李連杰先生進行了深入的溝通和探討,并最終確定 “磨礪賦予力量”為2011年秋季武極系列的主題并以李連杰先生人生中最記憶猶新的幾個片斷-“歡慶1975”、“停電夜”、“冠軍衫”作為設計靈感展開了新季產品的設計。

李連杰先生一直認為,運動對于他的成長并非只是強身,而更多是在于意志和精神上的磨礪。最讓李連杰先生記憶深刻的是1975年,那年他榮獲了全國武術大賽冠軍,并且成為該賽事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得主。資格賽的意外受傷并沒有阻礙李連杰先生進軍決賽的腳步。為了保持最佳平衡,他甚至選擇摘除傷口的包扎,全身心地投入到決賽當中。這一舉動讓在一旁的醫護人員心疼不已。皇天不負有心人,此后的比賽中,李連杰先生更是五次蟬聯該賽事的冠軍。正是這一路刻苦的訓練、艱辛的磨礪,點點滴滴最終凝結成賽場上、生活中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締造出一代武術宗師的傳奇人生。

產品設計方面,除以李連杰先生精彩的人生故事為設計藍本外,在面料的選擇上,武極系列甄選天然再生面料以倡導遵循大自然界的自然循環;考慮到熱愛武極系列的消費群體對于產品品質的高要求,阿迪達斯設計團隊在整體設計上,多處加重了細節設計。例如,運用科技感的防水拉鏈、激光切孔內襯等等。持續為廣大熱愛武極系列的消費者提供別具一格、兼具中西方神韻的功能性訓練產品將是阿迪達斯一貫不變的原則。
李連杰 Q & A
1975 全國武術冠軍 – 磨礪賦予力量
Q1: 1975年, 年僅12歲的您第一次獲得了全國武術比賽冠軍,站上領獎臺時您的心情是怎樣的?
1975年對我人生來講是很重要的一年,我第一次領獎是1974年,那個時候拿了一個冠軍,那只是18歲以下少年組的冠軍,75年就不分年齡了,所以我拿到冠軍的時候,我站在最高的領獎臺上,比亞軍和季軍還矮。因為兩邊站著的都是我的老師,兩年前教我長拳的老師,他亞軍,兩年前教我刀的老師是季軍,所以那個時候看到兩位老師在我身邊,真的蠻多感觸的。但是最大的感觸是我根本不知道為什么練武術。當時就記得媽媽說,你好好練,將來有個職業,你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未來。所以當時站在那兒我就覺得最大的感觸是想跟媽媽說我做到了,我沒給你丟臉。因為我是單親的家庭,從小沒有父親,所以母親不希望我像哥哥姐姐們那樣到農村下鄉,所以我做到之后第一個感觸就是想感謝媽媽,我沒讓你失望。
Q2: 分享一些您獲得全國武術比賽冠軍背后如何嚴于律己的故事。有什么您認為值得和現在的年輕人分享的?
我一直在說一句話,生命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呢?因為太年輕的時候拿到了冠軍,前面似乎沒有一個目標要去超越,但是回頭看的時候發現,成百上千的人等待著每天想超越你,都在等著超越我,從北京到全中國,多少練武術的人都想超越我。我必須要知道自己如何去超越自己,以至于不被別人追上。所以年輕的時候很簡單,就是要保持冠軍,一路去努力。慢慢地,我發現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同樣一個動作,同樣一組動作,如何用心去感受它,就是創造了一個人的風格,這也是我一直強調的心體諧一。比如說一個抱拳,你做一百次一千次都一樣,但是有人就做得不同。我覺得音樂、繪畫到了一個級別的時候最后都是心和體的結合,就是它在有形和無形中找到自己的風格。所以我覺得年輕人一定要堅持,堅持你的目標,而且用心去體驗。我一直在說,很多人都想做電影明星,或者一個奧運冠軍,但是幾十萬人在做,你為什么是冠軍?一定有兩手準備,體能和心,只有這樣堅信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超越自己,最后是不是冠軍并不重要了,最后是你獨特的風格。
Q3:您在當時那么小的年紀就經歷非常刻苦的訓練,請跟大家分享一下您是怎么堅持磨礪自己的?
可能跟那個時代蠻有關系的,大家在體能的訓練上都差不多。每天八個小時,規定的運動量都是一樣的。但是最大的不同可能在于心的力量,在于心里的承受能量。因為太早拿冠軍,14歲就代表中國去全世界表演,所以每一次一出門的時候就先背著一個承諾,帶著10億人的夢想,去展示中國的文化,所以壓力就非常得大。堅持你的目標,堅持夢想,我覺得這個堅持不管是做運動還是未來做一個成功的人士,都需要有堅持,堅持你的信念,而且早有準備。我生命中經歷過坎坷,我運動的時候也受過很多的傷,但是在困難的時候就要儲備更多的能量,體能的下降和心理的下降有時候要平衡,最佳的狀況就是雙方能夠心體諧一。
Q4:您覺得自己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永遠地超越自己,挑戰自己。我覺得當經歷很多事后,越來越發現外面沒有真正的敵人,真正的敵人是自己。永遠要挑戰自己的極限,不管是體能的極限和心理的極限。很榮幸幾年來跟阿迪達斯合作了武極系列,為大家帶來了心體諧一的概念以我也希望通過這個合作跟年輕人分享。我相信心體諧一能夠帶給你的力量比單獨的體能力量更大。當二者不在一條線上的時候,專注、執著你的夢想,把夢想成真。就算不能成真,那個時候積累的能量,在未來的任何場合都有幫助。比如說我從小做運動員,從75年的時候,學到的永不放棄的經驗,到后來拍電影,到我不拍電影,做公益來回饋社會,我仍然抱著那個心,永不放棄,永遠努力,所以仍然會成功。就算任何一個工作,你所積累的人生經驗絕對不會白費,但是你沒有準備,就不能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