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中國的媒體報道由于人民幣相對于歐元的升值,許多中國的游客,尤其是來自東海岸發達地區的有錢人蜂擁至歐洲購買奢侈品牌。以下是新華社的一篇報道:
杭州居民李曉藝剛剛從歐洲購物回來,她對記者說道:“一個價值1000歐元的錢包現在只要8000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時期下降了1400元。 像Louis Vuitton, Omega這些奢侈品牌在歐洲的價格已經低于香港和澳門。”九月份之前的歐洲游在東部的很多城市基本已經全部爆滿。
前不久在Jingdaily.com上還有另一篇相關的報道:
歐元匯率的改變提高了人民幣的購買力,很多國內大眾可以消費得起歐洲的奢侈品,因而英國和法國成為旅游和購物的天堂。基本上平均每個金華游客在歐洲購買奢侈品的消費額都多于10萬人民幣。
但是近來有一些觀點指出歐洲這個購物天堂并不持久,很多奢侈品牌可能會開始提高價錢來應對這樣的購買熱潮。
這個熱潮能持續多久還得看簽證,機票,酒店,飲食和奢侈品的價格是否會做相應的調整,目前我們覺得這些價格還不會有太大變化,因為歐洲現階段非常需要這些外匯涌入。
而歐洲的非奢侈品牌們希望能提高中國游客的消費率,經濟學家Andy Xie寫道:“美國的游客會住好酒店,品嘗美酒和法國美食。而中國的游客多是成群結隊地來,他們選擇便宜的酒店,吃快餐類食品,然后每人買個一萬歐元的LV包。中國人買的是耐用的產品,而美國人把錢都花在肚子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