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v.qq.com/x/page/j1343h74r3a.html
△第三期秘課堂現場視頻
上海人都知道鴻翔百貨是“中華老字號”,旗下擁有鴻翔制衣、亨生西服、龍鳳旗袍、第一西比利亞皮貨、藍棠、博步皮鞋等多個老品牌,曾幾何時是南京西路黃金商業街上最絢麗的珍珠。但在消費結構高速變遷,商業模式日新月異的今天,一些品牌正在失去光彩,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歷史悠久好像成了羈絆和包袱。
上海鴻翔百貨有限公司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倪華是秘課堂的忠實擁躉,除了踴躍報名聽課,還數次專程到“時尚背后的秘密”實體空間-上海服裝體驗中心(世貿商城六樓時尚設計谷F42)拜訪,和秘主探討升級轉型的話題,讓秘主感受到老字號積極探索轉型升級的熱切和誠意,也被老字號年輕一輩員工的初心和匠心深深打動。聽說倪華正在策劃組織鴻翔門店服務升級培訓課程,內容包括老師傅現身說法,相關業務實操訓練等,秘主當即表示想錦上添花盡一份力,提供一期“對癥下藥”的秘課堂。
說說簡單,做起來可不容易,但是也不妨得瑟地說,秘主不才,但是浸淫時尚產業圈26年積累了大量無敵的人脈和資源呀。1月17日,上海服裝體驗中心開幕的100位嘉賓中就有15位來自全國不同的服裝院校,全是院長教授這樣的實力人物;2月28日,時尚背后的秘密秘沙龍(生日會),請到17位好朋友也都是時尚教育培訓方面的大咖,秘主坦言不要禮物要課時,朋友們都很賞臉,紛紛承諾會給秘課堂留時間。
這不,6月21日下午,第三期秘課堂揭開了神秘面紗:營養和誠意穩穩兼具!包括亨生西服、龍鳳旗袍多位國家級、市級以及區級非遺傳承人在內的鴻翔員工占滿所有聽課席,老字號不是用來看的,新零售不是用來說的,秘主開課是認真的,有用才是硬道理!
新零售戰場的甲方和乙方@唐赟
匯納科技銷售運營總監唐赟一上臺就表明:我不是Boss,我不會闊論,我愿意分享!她的講課生動有趣,課堂里笑聲不斷。
她一改很多人“數據+公式”的干巴巴演講,把自己22年從甲方到乙方的經歷一一剖析。曾供職于多家知名服飾品牌,歷經商場的她說自己的職場履歷,根本就是行業秘聞大爆料啊!這里就不浪費篇幅多費筆墨了,有興趣的伙伴可以上愛奇藝,搜索“時尚背后的秘密”,看完整上課視頻。
唐赟把“新零售”的“新”加了雙引號,因為她贊同百貨一姐厲玲的觀點:“零售就是零售,沒有新舊。” 她用一組數據形象地解釋了當下新零售的狀態:“雙11”1億件快遞從攬收到派送,2013年用了9天;2014年用了6天……去年的雙11,只用了2.8天;甚至,第一件快遞簽收,居然只用了12分18秒。
線上銷售看似如火如荼,但只占整個零售總額12.6%。同時,與電商整合的銷售渠道體系,雖然可以幫助品牌商有效提升銷量、降低中間成本,但話語權的逐漸喪失也使得品牌商被要求為其期待獲得的零售增量付出更高的代價,最終的結果反而可能是利潤空間被擠壓。
因此,唐赟對新零售的趨勢有十分明確的預判:首先,將有更多業態會被重組,賣衣服的不單單賣衣服,賣家居的不僅僅賣家居;其次,商家對消費行為的數據積累,通過云計算,最后將精準獲悉:消費者什么時候需要什么。通過大數據的營銷,是之前百貨時代、購物中心時代所不曾有過的。最后,唐赟敲黑板劃重點了:新零售=新需求+新技術。
唐赟的課程結束后,秘主問了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大數據是有可能對市場營銷產生意義的數據?唐赟的回答特別實誠:數據沒有先后次序,不分貴賤輕重,重要的是準確收集和解析維度。
高級定制女裝的
過去、現在與未來@陳彬
東華大學服裝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陳彬可謂服裝教育專家,講解高定女裝史信手拈來。
他一上來就開宗明義:高級定制女裝叫Haute Couture,是法語,可見其血統。
陳教授不僅講述了高定女裝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還用一些圖片演示了高定女裝的審美變化。
其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Chanel、Christian Dior、Givenchy、Valentino等,也有近年勢頭很猛的Elie Saab、Viktor & Rolf等,也包括去年上榜的中國Guo Pei。
他重點用高定品牌數量的變化剖析了高定發展的未來走向:1956年112家,2018年21家,整體呈現一條下行線。
多年的研究引出了陳教授的思考:“個人風格和設計創意是高級女裝設計的精髓。”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些所謂高定品牌“沒有設計,只有縫制”,“國內要發展高級定制女裝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有沒有創意和風格”, “藝術一定是在流動和發展中的”,“老字號升級轉型不但要在技藝上傳承和提高,更要在設計創新上有所突破,要重塑自己的品牌文化,高端消費更講究品牌背后的文化”。
最后他展示了6月5日東華大學在北京恭王府參演國家非遺項目匯報走秀的“布衣經綸”系列,這是他指導的非遺研修班學員設計的作品,運用了錫繡、馬尾繡等非遺技藝,將古老的非遺之美與當下的摩登時尚相結合,讓我們看到中國高定女裝發展的一條信心之路。
秘主結語
時代需要工匠精神,更追求文化創新
唐赟和陳彬在講課時不約而同多次提到文化對企業的重要性。大公司、大企業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團隊文化;而中小企業的文化優勢在于其靈活可變。文化建設重點都是要把有限的資源用于自己的特色產品和服務上,大膽創新(市場創新、銷售方式創新、消費者創新、組織管理體制創新、技術創新、融資方式創新、企業形象創新),塑造個性鮮明、具有自身特色才有可能立于不敗。
聽了兩位老師的講解,學員們紛紛表示要活學活用,實現傳統文化元素在設計思想上和設計手法上的轉化,并將基本的形式法則深入運用于統文化在設計中需體現的形與意,引領新消費時代的需求特點。尤其是龍鳳旗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徐永良、區級非遺傳承人焦義剛,鴻翔制衣市級非遺傳承人陳健,亨生西服市級非遺傳承人肖文浩、區級非遺傳承人陸國星帶頭表示,“水平高,技藝精”是他們以前的標簽,以后還要在此基礎上加上“會創新,領未來”這六個字。
第三期課堂學員名單
陳月琴 徐永良 焦義剛 江滿宗 陸玉明 邵琳
孫萍 錢沁雯 王洲虎 吳雨婷 張欽瑋 盧世敏
吳志強 陳健 王曉婉 馬燕 任蕓莘 張躍敏
王曉慧 陳偉富 朱強 肖文浩 姜曉冬陸國星
倪風花 劉蓓莉 朱進 王麗芳 倪華 王谷善
余智紅 何莉萍 朱佳云 田中杰 張磊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