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馬云立馬接招回應:公益不是道德高地。這下子,飯局照、互懟把互聯網大會搞得熱鬧起來。
有人說,這無可厚非。如今的社會,大家需要碎片化的東西、需要花絮性的調劑。而這個飯局,就剛好符合吃瓜群眾的需求,符合當代社會傳播的規律。可畢竟還有一部分理性與認真之人,覺得這值得厚非。他們的擔憂是,當該被重視的被忽視、該被傳播的被淹掉、該被當作焦點的被模糊,大眾的理解、認知是否也可能被拉偏,資本市場甚至整個社會環境是否會更浮躁,大家所追求的三觀是否會被顛倒。
話展開的有些大,但理其實就是那個理。如果大佬為互聯網發展提供的治理意見不能拿出來推敲,為互聯網上每天都在發生的假貨、假消息、涉黃內容、暴力游戲、甚至雇傭水軍相互攻擊等各種問題的探討不能被擺上桌面,反而都只是在曬朋友圈、奪眼球、為自己和企業宣傳,那豈不真的是走到了“務虛”的境地。
這讓我想起那些做實體的企業家:被看作民企脊梁的華為總裁任正非,秉持“企業大了是社會的”蘇寧控股董事長張近東,代表中國制造的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海爾CEO張瑞敏等等。
他們不會組局吃飯嗎?他們的朋友圈拿不出手嗎?自然不是。
比如,柳傳志,朋友圈應該可以網羅中國企業家一半,單說其帶出來的人才,朱立南,楊元慶、郭為、唐旭東、陳紹鵬、孫宏斌……大多都是能力與號召力兼備,他們在各自領域都很有建樹,但從未見過柳傳志參加某大會時組個私人飯局。
再比如,張近東,雙11前后短短半個月時間,會見了海爾執行總裁梁海山、創維集團CEO劉棠枝,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華碩集團副董事長曾鏘聲,再加上鴻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達成戰略投資關系的恒大集團主席許家印,一系列大動作,哪一項合作都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也沒見過張近東曬曬他的朋友圈。
有人說,這就是務實企業家和所謂“中國第二代互聯網創業者”的區別。認準一個行業,堅定一個方向,然后數十年如一日,腳踏實地,鍥而不舍。這或許,是任正非、張近東和柳傳志、張瑞敏等實干型企業家留給我們的企業家精神。這也是中國第二代互聯網創業者應當學習的精髓所在。
從這個角度再來看那張飯局照,不管是照片內的還是照片外的,不管是怎樣的劃分標準,所謂的N派,歸根到底就是兩派——虛擬派和務實派。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