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著對藝術的無限熱情和創新精神,卡地亞歷經一百六十多年的時光,依然保持著迷人的魅力。每一件作品都是一件藝術品——卡地亞的管理者和設計師們,不僅在作品的內涵上強調高度的藝術價值,同時與各個藝術領域保持著緊密的合作。
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Art de Cartier)凝聚東西方文化精髓、以一款款華美的臻品見證社會風尚的更迭變化,是對歷史的銘記與重現;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以國際化的視野開啟當代藝術的新領域,推動當代藝術的普及,是對現今的專注與期許;卡地亞藝術雜志的創辦,在展現卡地亞創作歷程的同時,更升華出對未來藝術風格和藝術潮流的引領,是對未來的前瞻和自信。用藝術將歷史、現今、未來完美融合,卡地亞致力于將創新的藝術想象和自由的藝術靈魂傳遞給所有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人們。
卡地亞藝術典藏系列——歷史風貌的華美再現
據卡地亞藝術收藏的發起人埃瑞克 納斯鮑姆(Eric Nussbaum)回憶說,"1973年,當時擔任巴黎卡地亞總裁的羅博特 奧克(Robert Hocq)決定在日內瓦拍賣市場上買回卡地亞于1923年創制的首座'Portique'魅幻時鐘。"該時鐘曾為波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伽娜 瓦斯卡(Ganna Walska)的丈夫科米克(H. F. McCormick)先生認購。這款絕妙鐘表曾在1925年被著名鐘表雜志<>稱為"鐘表之神奇":"超凡而珍貴、夢幻和月亮光環交織、一分一秒地展露時間奧秘……"50年之后,它終于又回到了卡地亞的懷抱中。這次收購只是一個開始。自此之后,珍藏品逐年增多,卡地亞收藏系列也隨之豐富,進而享譽世界,大獲成功。
在短短的25年之間,卡地亞藝術收藏系列便收集了超過1360件歷史佳作。這些歷經社會變遷的稀世名作均由卡地亞從個人收藏家或者公開拍賣中重新購回。依照原始的檔案文獻予以歸類,這批藏品涵蓋了奢華皇室珠寶、精致腕表、卓越時計(如品牌著名的魅幻時鐘)。各式珍品和別致的精美飾物更是讓卡地亞收藏的種類日趨完備:如女士化妝盒、裝飾精美的匣子、煙盒和文具。
透過卡地亞藝術收藏系列,廣大公眾不僅可以了解卡地亞的歷史傳統與創新設計,更能感受到卡地亞在珠寶首飾、鐘表、配飾以及其他珍貴飾品方面的不懈創造。
自創建之日起,卡地亞藝術收藏系列就已舉辦了多場展覽活動,足跡遍布全球,其中包括巴黎小王宮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等眾多世界頂尖的博物館。通過一件件深賦藝術與歷史價值的珍品,將藝術的魅力傳遞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同時在不同文化的藝術交流上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開啟當代藝術的新領域
1984年,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在巴黎Raspail大道261號建造了一座獨特的藝術空間,將卡地亞秉承的創新精神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彰顯到極致。基金會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具有原創性的現代藝術作品,為藝術家提供聚會交流及展示的空間,讓創作的靈感與思想的火花在這座藝術殿堂里永現耀眼光芒。
基金會邀請法國建筑師讓努維爾(Jean Nouvel)擔任總設計師,努維爾堅持外觀設計的現代化,所以這座巨大通透的櫥窗式玻璃金屬建筑如同其他普利策得獎建筑一般橫空出世,迷幻的感覺就像是若干年以前外太空探訪地球所留下的遺跡。它輕盈,獨特,舉世無雙,和卡地亞經久傳世的品牌理念完美結合,在當代藝術領域永保優雅更不失勇敢創新。基金會自誕生伊始便以鼓勵現代藝術創作、傳播藝術知識為宗旨,而這棟玻璃大樓則實現了自己的使命,策劃和舉辦了無數場不同規模、獨一無二的國際性藝術作品展。
在法國,除了文化部和蓬皮杜文化藝術中心這樣的國立大機構外,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是當代藝術品收藏規模最大的。收藏的藝術品包含了各種形式的當代藝術創作成果。從繪畫、設計、影響、雕刻,再到裝置,這里共典藏有1000余件藝術作品,分別出自40多個國家的300多位藝術家之手。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收藏品無論從規模上還是從質量上都體現了其對于當代藝術的洞見。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每年在巴黎十四區的展廳里舉辦約5個展覽,還要在國外舉辦2-3個展覽,所有展覽都由主任埃爾維 尚戴斯(Herve Chandes)擔任總策劃人。基金會以國際化風格相遇全球,借助廣泛的國際網絡,將不同地區的不同藝術融合匯通。尤其在亞洲,卡地亞基金會一直致力于將亞洲優秀藝術家及其作品推廣到歐美地區。比如在2002年一場名為Kaikai Kiki的展覽上,日本超平面畫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作品被引入歐洲,并大受追捧。中國藝術家黃永砅、蔡國強、梁玥、羅氏三兄弟羅衛東、羅衛國、羅衛兵等都曾通過卡地亞藝術基金會將各自的作品推廣到更廣闊的藝術市場。
翻看基金會的展覽目錄,不難發現展覽類型多種多樣,從大制作電影,到回顧展,再到歷史性調研展。但是所有的展覽又具備一個最大的共同點,
那就是集合了世界各地不同國籍的藝術家作品,通過不同的媒介形式,以及不同的文化和歷史角度予以呈現。然而,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和作品之間的界限并沒有那么明顯:比如基金會曾經鼓勵搖滾明星和電影導演(Patti Smith和David Lynch)參與到其他藝術形式的創作過程中。同時,某些專題展覽也會著重不同藝術創作方法的揉合(如2008年意大利建筑師Andrea Branzi的Open Enclosures就是與馬賽的玻璃藝術國際研究中心合作完成的,主體是由玻璃和金屬混合制作而成的花朵和枝葉,寓意內與外、自然與人工、工業與工藝之間的平衡),或者某個特定理念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演繹(在玻璃建筑內的早期展覽中,1996年的Comme un oiseau就探索了過去三個多世紀以來的卡通作品中,鳥類與藝術家關系的象征意義)。
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開啟了當代藝術的新領域,通過提供一種全球化的、開放的、自由的、無偏見的視野,讓更多的藝術欣賞者能夠接觸到這個藝術領域。對于卡地亞集團而言,基金會是一個"形象",而不是一項投資。正因為展覽活動的內容、方式和品牌沒有一絲商業關系,基金會在專業運作上獲得了很大的空間。
25年來,基金會一直致力于當代藝術的普及,在優雅而從容的透明機體內繼續藝術靈感的碰撞與迸發。對卡地亞而言,對于藝術事業的資助并不是受時代影響的一時舉措,而是一種持久不變的選擇與承諾。
《卡地亞藝術雜志》——點亮未來的藝術之光
卡地亞對藝術的詮釋及理解在《卡地亞藝術雜志》中得到了完美展現。《卡地亞藝術雜志》的誕生,始于一直以來推動卡地亞發展的開放自由的藝術精神——持之以恒的觀念創新以及對各個藝術領域的廣泛涉獵和緊密聯系。自2001年起,卡地亞推出了一系列不同主題的藝術雜志,見證了卡地亞對藝術執著追求和純粹向往,將其對藝術純粹的理解和追求傳遞給所有人。每期詮釋的藝術主題各不相同,如"設計"、"東方神韻"、"寶石"、"彩色印度"、"幻想"、"收藏家"等等。它們不僅記錄了世界珠寶風尚的變遷,再現了卡地亞的創作歷程與時代藝術風格的演變,更包括了對未來藝術潮流的展望與前瞻。輕啟書頁,仿佛瞬時完成與未來的時空對接。
從2007年9月起,卡地亞藝術雜志正式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伙伴,并將20%的訂閱收益捐贈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其中發展中國家開展的幫助兒童項目。
發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2070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22, 2015 at 22:45 AM | Posted by
XOXO

日本超人氣面膜品牌LuLuLun(水潤潤)于9月22日空降上海舉辦品鑒體驗會,吸引了眾多媒體及護膚達人,為干爽的初秋增添一絲舒緩與水潤!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1, 2015 at 23:12 AM | Posted by
李儀

韓流來襲可不是一天兩天了,從過去只輸出韓劇,讓你感同身受地成為女主角之外,現在韓流更是全方位地“擁抱”你,除了韓劇、美妝產品,頗為受到粉絲和時尚愛好者關注的就是愛豆們的穿衣之道了。所以,在這個網絡發達、時髦萬歲的年代,除了跟隨你的偶像,你還得學會和TA一樣時髦。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8, 2015 at 20:08 AM | Posted by
XOXO

9月15日,PUMA位于上海恒基名人購物中心的專賣店重磅開幕,集結全線跑步、訓練、足球、運動休閑及高端SELECT等產品系列,呈現PUMA融合運動與時尚的完美結合。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8, 2015 at 12:25 AM | Posted by
XOXO

1995年在紐約發跡,至今二十年歷史的潮流運動品牌DADA Supreme,一直以來在全世界Hip-hop文化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不論是音樂、舞蹈,街頭籃球各個領域都持續深耕。2014年底,姜豐年董事長入主DADA,便誓言要將DADA帶入中國,用最純正的Hip-hop文化沖擊整個運動潮流市場。近日也宣布,DADA將會在9月22日于上海的水舍酒店舉辦在中國首次訂貨會以及新聞發布會。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15, 2015 at 10:15 AM | Posted by
葉琪崢

2015年10月10日至20日,DFO Showroom于上海時裝周攜6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于上海外灘SOHO舉辦“WONDERLAND”2016春夏新品發布暨大型訂貨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