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成立"萬"品牌,現在特別迷戀中國味道的花草鳥魚,虎耳草花,速寫畫眉什么的,創作了09秋冬系列。我的AW,延續了盛夏的歡天喜地,色彩是爆炸一樣的鮮艷和撞擊。每一件服裝,都不是獨立的存在,各種配飾的運用,是將造型完美化。
如果你問我有關風格,理念,我會說,我想做的,是無法復制的藝術品,是有收藏價值的創作。今天,看到一件有意思的裙子,買下,一個季度后便塵封或被忘記,那這件裙子,就失去了生命力。好的作品,你可以一年只穿一次,但隨著歲月,它仍然會光鮮亮麗,也更能體現穿著者的品味和價值。我希望我的每件設計,有靈魂,有故事,有經歷了一段experiment,所以我很喜歡研究各種特殊的工藝,可以是有關面料的,有關繡花的,甚至是雕刻技巧,書畫技法,都可以成就一個collection。所以每個系列的發布,代表的不是3,5個月的時間,而是一個創新的路程。
中國元素,是中國設計師得天獨厚的優勢和財富。中國有太多文化和經典需要被傳承。木雕,玉刻,民繡,古樂,值得年輕的我們去愛它們。很多歷史,文化沉淀下的經典,我看它們的紋路,色澤,形態,給我不絕的設計靈感和生命力,就是在經典的基礎上做經典。
你可以有很多風格,但作為設計師,必須對任何東西有感覺,美的,殘缺的,舊的。8年創作,無論我多固執,多任性,時間在流過,成長是必然的。17歲去到倫敦,象嬰兒般對所有事物好奇,嘗試過解構,趣味,浪漫,談不上最愛哪種,境界高或低,那都是年輕時的風景。19歲在Cafe de Paris (London)的debut show,展示全部學生時代的作品。發布會結束,作品立刻有人預定。當時很激動,也不懂品牌價值什么的,現在想想,有人懂你,懂你的設計,就是財富。
04年在London,舉辦了更成熟的個人發布會。在鳳凰衛視,Eupore Weekly,Evening Standard上有了報道。很多都是手工定制,當時很辛苦,沒有團隊,一件衣服上用的工藝,巢繡啊印花啊面料處理啊,需要跑3,4個地方去完成。一個人拖了行李箱搭地鐵穿梭于整個城市,現在想來,真是非常美妙的時光。后來有當時買我作品的客人打來電話,說你的鴕鳥毛的頭飾,我到現在還收藏著,很多活動都拿來配,很拉風啊,全世界都不會有第二件了。其實我對很多設計沒了印象,除了sketch,什么都沒有保存,都賣給了出去。即使是現在,我還是做獨一無二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很特別。
很多人說,做中西合璧,中西藝術的融合,我真的沒概念。中國有太多太美的東西,我看古董家具,看明清瓷藝,看橘紅色的篆印,看釉彩,都會有感覺。然后看100% Design,看Antonio Beuo的畫,看National Graphic,也會有創作的沖動。西方的設計師,不會說"我要做歐亞結合",一個季度一個系列,今天中國明天古希臘,只要能激發你的,你都可以做。設計的時候不能給他加個框,存在的都能給靈感,只要你還是你,你做的東西,就會有人認得。在英國8年,也把歐洲跑了個遍,歐洲建筑很美很經典,可是沒有設計師會把圣母院雕成帽子頂在頭上,但是你看Chanel,就可以看到巴黎的浪漫;看Comme de Garcon, 就可以看到日本的出格。中國,是一種感覺。作為設計師,要先懂衣服,懂帽子,懂鞋,懂首飾,才能把其他的藝術和人文融匯進去。對我來說,中國情節,是在骨子里的,而如何表現,是每個系列,要帶給觀眾的驚喜。
01年開始我做的是純女裝,當時18歲,一邊在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學設計和裁剪,一邊為Adebayo Jones 和Sybil Stanislaus幾個牌子做設計助理,包括成衣設計和高級定制。禮服在歐洲時尚雜志和世界小姐競賽中報道和展出。當時為客人量體裁衣,為她們搭配晚宴的鞋子和手袋,為禮服一針一線縫上蝴蝶結和羽毛,漸漸發現自己設計的不完整,想讓穿我的設計的女人從頭到腳都到位,都靈氣十足,于是04年開始做包和配飾的設計,了解各種新型材料和工藝,于是有了06年的Cokotastic系列,那個系列,如果你不演示,很少人看得懂,從包變成衣服,從衣服成包。Cokotastic當年被選為代表英國新銳參賽法國盧浮宮Fashion Futures比賽的10件作品之一,是永久的非賣品。和其他作品一樣,我已經不回頭看它們了,很多記憶和經歷,只是很快翻過的一頁。
06年秋冬,我參與了Molund在London Fashion Week的發布,全部是高級手袋和配飾。07年為Future Classics做春夏的箱包和配飾設計,也為Topshop的supplier做了1年多的commercial designer。從高端到high street,我覺得很多經歷,就像墨點到紙上,慢慢暈開在我的腦子里,讓我迫不及待想運用到我現在的作品中。
24歲時回到上海,做了徹底的配飾設計師。很多事,似乎是刻意安排一樣,這一年多,把帽子,圍巾,手套,太陽鏡,傘通通做了一遍,國內沒有�?频腶ccessory designer,至少對它們的解構和工藝不熟悉。我覺得這么多年,就像給一個裸著的睡著的女人,一點點穿戴上各種衣服,搭配上包,鞋子,帽子,戒指,隨著她的醒來,我也在慢慢完整著自己的領域。我現在每畫一件設計,都在想穿它的人出現的場合,有時會想她的表情和說的話,拿著酒杯的手上是什么首飾。幫她們裝扮全身,讓她們輕松和滿足,是我的工作。如果一個女人是一個世界,這個世界的角角落落,我都希望可以進去,把這個世界打造的非常非常美。
17年去英國至今,很多想法和態度在變,唯一不變的,是想表達的激情。淡定而沖動,捕捉機緣而腳踏實地,目的復雜而簡單,就是用我的方式,讓世界被中國的美所感染。
發表評論
相關的文章
"觀潮"共有3065篇與該文章相關的內容。
(查看全部),以下顯示其中最新文章5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15:55 AM | Posted by
文文

倫敦時裝周(LFW)秀場前排大咖們都穿啥?愛時尚的女人們肯定不會放過這些時尚弄潮兒的造型,趕緊搶先看,了解最潮的服裝款式,刷新時尚視野。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4, 2015 at 15:10 AM | Posted by
XOXO

施華洛世奇很榮幸宣布啟動全新亞洲新銳設計師支持項目。By Fang、Ping He和Nicole Zhang三個品牌入選2016年該全新開創的時尚贊助項目,該項目致力于將施華洛世奇水晶傾注于中國最優秀的新銳設計人才的創作中。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3, 2015 at 14:46 AM | Posted by
XOXO

清晨的市集,米黃色的陽光簇擁著灑落下來,照亮了鑲嵌著彩石販賣奶餡餅的小車。微風徐來,小販們正向游客們兜售著紀念品 – 色彩艷麗的手繪木雕和粗曠風格的黑白象牙手鼓。黑皮膚的女人們裹著鮮艷的麻織坎加,頭頂著彩陶水罐招呼著自己的孩子往家的方向走去。市集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熱鬧喧鬧。錯落的幾何硬石紋理的地板,古老的多色編制飾品搖曳期間,交錯的色彩和肌理都在恍惚中散發出淳樸原始的氣息。 這一切與鼎沸的人聲混雜在一起,組成了一曲有趣,悠閑又充滿人情味的南非De Rust小鎮市集交響曲......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2, 2015 at 17:19 AM | Posted by
李儀

倫敦時裝周相較于紐約、米蘭和巴黎來說,似乎并不能夠讓時尚人士們精神振奮。但是,出現在倫敦秀場上的品牌可都是花了不少心思,舞文弄槍,大膽展示自己的創意的。
(查看全文)
on
September(9月)21, 2015 at 21:36 AM | Posted by
李儀

紐約時裝周繼續進行,在第三天的秀場里,模特都成為了躍動的風景,有Lacoste、Alexander Wang這樣的品牌新系列作品以街頭運動風大行其道,Dion Lee飛揚的流蘇裙擺、Altuzarra的都市颯爽以及Christian Siriano的風情長裙等都是風光無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