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五一黃金周,內地游客赴港旅游的人數下降了2%,這是九年內的首次下降,這令香港零售商的業績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珠寶、奢侈品市場。
自2003年“自由行”政策的實施起,大批的內地游客涌進香港,購物區、旅游區天天人滿為患,為當地人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為此,這不可避免地讓香港人對內地游客產生了厭惡的情緒。2012年,本土的品牌近百人在購物旺區驅逐“蝗蟲”(港人對內地游客的稱呼)的過激行動一度搶占了各大報刊頭條位置。自此以后,香港人憤懣的情緒終于爆發了,幾乎每個星期都有反對內地游客的示威游行,港人反感內地游客的情緒和行動愈演愈烈。
上個月,香港首席執行官梁振英為了緩和緊張的港陸局勢,提出了限制20%內地游客赴港人數的提案,立即遭到了強烈的反抗,最后也就放棄了。如果通過了該議案,毫無疑問,在不久以后,香港的零售業將遭到極大的創傷。Ledbury調研公司高級分析師Nicola Ko形容這一議案是自香港人抗議內地游客活動后的“又一致死的打擊”,并提醒港人要遵守本分。
港陸陷入如此僵持的局面確實讓人費解,按理說,赴港旅游的人越多,越能拉動香港經濟的發展,香港人不應該越受歡迎嗎?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許毛主席的這句話能洞悉其中的情感糾紛,所有的愛與恨,都是因為失度。今年4月底發生的大陸小孩在香港街頭小便遭到香港人的怒斥,2012年1月的Dolce & Gabbana禁拍事件,內地游客的不恰當行為激起了港人心中的憤怒。同樣失度的行為還有香港傳統的店鋪紛紛被迎合游客的店鋪取代,香港人生活所受到的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盡管有一些的香港人心里極度排斥內地游客,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內地游客確實為香港的經濟作出了不少的貢獻。根據數據顯示,自2003年至今,內地游客為香港貢獻了6300億港元,手握重金的內地游客成為了推動香港旅游業發展的最大“功臣”。為了達到雙贏的局面,Ko建議高端品牌應該嘗試并努力改善與本地消費者的關系,而不僅僅是依靠大陸游客。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