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學費還是賺了?藏家眼中腕表拍賣
去年,香港蘇富比(Sotheby)手表拍賣部創下拍賣新記錄,在四個拍賣季中,總拍賣額達5880萬美元。今年四月八日,蘇富比希望通過同樣引人注目的拍賣會,延續這個迅猛勢頭,今年的春季拍賣會在香港會展中心(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舉辦。
這批萬眾矚目的拍品中,包括480件手表,總價值超過1280萬美元,精挑細選的精品手表比比皆是,其中陀飛輪表與分鐘報時表的預估價均高達幾十萬美元。
上月,知名手表品牌安帝古倫(Antiquorum)在香港舉辦了首屆大型鐘表拍賣會,算是試水了一把具體行情,整場拍賣會,共有200塊手表競拍成功,總金額達530萬美元。其中有一款2009年制作的百達翡麗陀飛輪分鐘報時表,最終拍得79.8萬美元的高價。
如此驕人“戰績”,讓蘇富比新上任的亞洲區鐘表部主管陳凱嘉(Sharon Chan)對4月8日的拍賣會大為樂觀。一大批高檔新款手表云集拍賣會,吸引亞洲各路藏家紛至沓來。
交學費還是賺了?藏家眼中腕表拍賣整場拍賣會的明星肯定是那款白金殼百達翡麗陀飛輪分鐘報時腕表,它還有萬年歷及日夜指示功能————這是久負盛名的百達翡麗公司打造的第三款超精密腕表,事實上它是無法復制的“絕版”。這款掛拍手表去年制作,交付拍賣行時包裝仍原封未動,預估價達79萬美元————比其零售價低了10多萬美元。
以下三塊表也很搶手:第一塊是紀念亞伯拉罕-路易斯?寶璣(Abraham-Louis Breguet)誕辰250周年、制作于1997年的三款白金殼寶璣(Breguet)腕表(預估價28萬-41萬美元)中的一款;第二塊表是制作于2003年的芝柏“歌劇院2號”陀飛輪分鐘報時腕表(Girard-Perregaux Opera Two,預估價18萬-26萬美元);第三塊是六年前制作的高珀富斯(Greubel Forsey)陀飛輪人造白金腕表(當年這樣的表總共打造了11塊),預估價為32萬美元。
“競拍者紛至沓來,他們來香港蘇富比拍賣會淘寶珍稀款名表,這些腕表即便正兒八經的VIP客戶都無法直接從原廠家獲取,”陳凱嘉說。
“這類藏家的規模越來越龐大,但我們也看到不少新面孔對中低檔手表感興趣。亞洲買家如今也意識到舊手表性能同樣可以無與倫比。
“但是,多數競拍者只喜歡質樸款腕表。手表若是自用,他們就不會在意它是否有包裝,但若是作為禮物送人,他們希望它就得如同剛出廠時的原模樣。”
陳凱嘉希望三分之一的拍品由本地買家拍走,如今很多拍品由使用蘇富比網上拍賣系統的外國競拍者買走。
“很多網絡競拍者很有門道,”她說。“除了仔細察看我們網上目錄的放大版高清照片外,他們還不斷要求拍賣行提供拍品更多細節的照片,他們對手表的設計與工藝了如指掌。”
交學費還是賺了?藏家眼中腕表拍賣陳凱嘉說由于高檔手表公司不斷推出女性專用機械手表,女性競拍人數顯著增多,她們競拍的目的主要是自戴。
“比方說,4月8日拍賣會有一款2009年生產的理查德?米勒(Richard Mille)陀飛輪女性專用腕表,它帶有形似凱爾特結的鑲鉆表盤。這種設計寓意長壽及生命周而復始的輪回,它們是亞洲文化所青睞的內容。精于世道的女性似乎對復雜機芯腕表情有獨鐘,我們相信這款表的拍賣價能達到18萬美元。”
陳凱嘉說,買家的年齡層次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過去的買家幾乎都已屆不惑之年,”她說。“但如今,很多買家都是20多歲、3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是真心喜歡手表,而不是把它當作投資手段。
“舉個例子,有對30多歲的夫婦把自己的部分時尚藏表拿來拍賣,其中有幾款是Urwerk以及MB&F這類獨立品牌,它們引人注目,原因是它們時間顯示方式與眾不同。這對小夫妻希望能出手部分藏品,以便有錢買進其它款式的手表。
“賣出藏表,他們很有可能虧錢,但他們并不消極看待這個問題,他們只把這視作累積知識須交的學費。”
原文出處:http://www.yoka.com/luxury/watch/2014/0417919451.shtml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