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珀Villeret卡羅素月相表
該款Villeret卡羅素月相表搭載了寶珀全新自制機芯225L,首次將卡羅素、月相顯示和日期顯示三大功能融合一體。該款全新225L機芯性能穩定,共由281個零件組成,其中61個零件是專為卡羅素框架載臺而設。此外,機芯還配置了硅游絲擺輪,擁有長達五天的動力儲存。
新款腕表秉承了Villeret系列一貫的華美格調:雙層表圈內嵌微微拱起的穹形大明火琺瑯表盤,藍鋼蛇形指針指示表盤外圈的日期,鏤空柳葉形時、分針則優雅掃過表盤上的羅馬數字刻度。白色表盤12點鐘位置更設有卡羅素視窗,完美呈現卡羅素框架載臺及其復雜的機械構造,與6點鐘位置的月相顯示遙相呼應。
同時,寶珀還在直徑42毫米的表殼背面安設了兩個置于表耳下方的隱藏式表耳調校器。這一品牌的專利設置不但可使佩戴者拋開調校工具,輕松調校日期和月相顯示,還令表殼側面線條流暢,干凈美觀。透過藍寶石水晶背透,可將裝飾有日內瓦波紋的機芯全貌一覽無余,鏤空紋樣擺陀與卡羅素框架載臺的設計相映成趣,更體現出寶珀對細節一絲不茍的關注。
卡羅素的誕生卡羅素(Karrusel),譯為“旋轉木馬”,最初由倫敦一位丹麥籍的制表師Bahne Bonniksen(1859-1935)于1892年發明,并獲得專利。它是一個可旋轉的框架結構。Bahne Bonniksen希望創造出一種與陀飛輪一樣可以對抗地心引力、價格又較能為人所接受的特殊擒縱機構,卡羅素便由此誕生。
運作原理“卡羅素”的旋轉支架的下端伸出一段空心軸,在其下端面連接一輪片。輪片與三齒軸嚙合。旋轉支架軸穿過夾板,并以后者為支撐,旋轉支架和輪片兩相對端面起到止推面的作用。四輪軸穿過旋轉支架下端的伸空心軸,四輪片在旋轉支架中與擒縱齒軸嚙合,四齒軸在支架外與三輪片嚙合,將三輪的沖量傳遞給擒縱輪。四齒軸通過四輪片把運動傳給擒縱齒軸,擺軸在旋轉支架中和四齒軸是不同心的。因為旋轉支架不是由四輪軸直接帶動,所以旋轉支架的轉速總比四輪軸低。因此“卡羅素”傳動設計,實際上是差動行星輪系。
卡羅素與陀飛輪講到卡羅素,就不能不讓它跟陀飛輪做出一番對比。兩者在結構上有所不同陀飛輪通過一條傳動輪系與主發條盒鏈接,而卡羅素則有兩條傳動輪系:一條為擒縱機構提供動力,另一條則用于控制框架載臺的轉速。
在動力來源方面,陀飛輪的動力直接來自于四輪,而卡羅素的動力是通過一個多余的齒輪而間接的來自四輪。
原文出處:http://www.yoka.com/luxury/watch/2014/0403916939.shtml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