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靠譜的滴水法
是說當你將一滴水滴在腕表的表鏡上,水滴聚集如露珠的即為真表,水滴散開的為假表。其理論依據是目前絕大部分貴一些的名表都使用“藍寶石水晶”這種高硬度材質來制造表鏡,水滴在它的表面上是聚集的,好像在荷葉上的樣子。但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的古董表都是礦物玻璃或塑膠表鏡,水滴也是發散的。近年一些特別忠實于原著的復刻表同樣使用礦物玻璃或塑膠表鏡,你不能因為水滴發散就說人家是假表。再者說,今天凡售價超過2000元的表,都已經步入藍寶石水晶表鏡的“殿堂”,很多高端假表(所謂A貨)同樣使用藍寶石水晶表鏡,即使滴水呈聚集狀也可能是假的。甚至有些礦物玻璃表鏡上經過鍍膜,也會產生水滴聚集的效果。所以靠這個招數鑒偽,特別不靠譜。
手掂法 好表不一定沉手掂法 好表不一定沉
依據是人們普遍認為好東西的重量應該重一些,因為金子就比鋼重。所以很多朋友見到一只表,習慣性地上手先掂一掂,還稱贊分量重的表有壓手感。而在西方鐘表世界,佩戴舒適度是制表師的畢生追求。勞力士曾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使用空心不銹鋼表鏈及沖壓鋼片表扣,就是為了讓整只表的分量不要太沉。今年涌現出的很多全鈦材質的表本身很輕的。所以重量不能決定一切。即使是尊貴的大金表也沒有沉到墜手的地步。總之我見到一只新表幾乎不去掂它,它的輕重與真假無關。
看糙細不一定能看出來看糙細不一定能看出來
這一條的道理本身是說得通的,只要是真表、好表一定制作得非常精細;仿冒品則要粗糙一些。難點是何為“糙”何為“細”的問題,如果平時你接觸表的機會不是很多,看到一只無論什么表都覺得挺精細的,即使是小朋友戴的塑料電子表,因為鐘表工業相對于其他工業門類,它的特色就是精細。國內很多鐘表配件廠還代工生產手機元件就很說明問題,而且感覺手機廠商對于精度的要求沒有造表那么嚴苛。即使同為瑞士制造的腕表,為何天梭品牌是幾千元的售價,百達翡麗是幾十萬元,而且二者的功能可能完全相同?這里面的奧妙就不是太多人能明白的了。我再次強調一下,鐘表行業相對本分,加上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存在漫天要價的情況,一分錢一分貨是行業共識。消費者掌握敏銳的品鑒眼光才最重要,在沒掌握之前,用“看糙細”這條來鑒偽依然不好使。
銷毀假表出生紙也能造假
就是每只表的出生證,銷售時與表放在一起。二手表店里有一些來路復雜的表(比如賭場渠道)既沒有表盒也沒有出生紙,玩家習慣稱之為“裸表”。“裸表”最考驗買家功力,因為作為外圍輔助說明的資料全都沒有了,表自己又不會講話。那么有出生紙的表就一定是真表嗎?當然不是,目前國內比較用心的假表同樣配備假冒出生紙。只有你十分了解某品牌真表出生紙(或保卡)的材質構成、格式、字體、登記要素的情況,出生紙才能夠作為輔助鑒定的要素。還要確保出生紙所描述記載的表款與你看到表的是同一只表,可以通過表殼編號甚至機芯編號去核對。
綜上所述,只要一般消費者在非官方授權表店中使用了上述四法,等同于向店家暴露你不懂表。反而會增加消費的風險性。
貴金屬真表上一定會有的瑞士官方認證標記 “圣伯納狗頭”每個品牌的鑒偽如果深入解析都足以單獨成書,這不是媒體篇幅能夠承載的。我嘗試著以百達翡麗和卡地亞兩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來舉例。只希望讓大家明白,看一只表的真假需要從哪些方面入手,造假者慣常的伎倆又是什么?百達翡麗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品牌,名頭很大,但并未遭受太多仿冒品的沖擊。由于百達翡麗的外觀、機芯、表帶、表扣等部分的用料考究,加工精度極高,仿冒品非常難以仿制,更不用說仿出神韻來。一個造假表的作坊,但凡能仿出百達翡麗的十之一二,足以成立一個新品牌,參與行業的正面競爭多好?因為目前廣大國人對百達翡麗之名早有耳聞,但對其產品了解極其有限,加上虛榮心及貪欲作祟,往往不管見到什么神頭鬼臉,只要具有“Patek Philippe”的LOGO就開始妄想其為百達翡麗真表,后面的文字可能會吵醒不少人的美夢。
著名的“日內瓦印記” 會出現在一些頂級腕表的機芯夾板上百達翡麗新表的鑒偽相對容易,只要是在百達翡麗全球任意一家專賣店或特許經營店購買的表就不會有問題。只有那些迷信網購、代購、中古、二手、渠道、賭場、當鋪……自身功力又不高的買表人才容易被假表欺騙,這樣的買表行為屬于自投羅網型,不值得同情。關于鑒偽的核心還是——多看真表。真東西見多了,假的原形畢露。
兩款仿百達翡麗的假表(屬于初級仿品)在百達翡麗的鑒偽問題上,收禮后再鑒定占了很大比重。也就是說,很多人收受了一只表,以他(她)自己的眼力很難判定該表是否為一只真正的百達翡麗?面對該問題,我先有一個忠告:在拿表去專賣店或其他機構鑒定之前請捫心自問,你是否為送禮人做過特別重要的事情,送禮人是否真的要靠此表來表示重謝。如果僅是泛泛之交,表一定是假表。百達翡麗在國內的最低售價也是20萬元左右,不是所有的禮尚往來都值這個錢的。每當把這個問題想清楚,95%的表款真偽問題都不言自明。還不肯言敗者只能認為其內心貪欲過強。
具體到實戰,只要一款腕表是透背(表底蓋透明)的就比較好辦。因為機芯的仿造難度往往要大于表殼等外觀部分。無論你是用5倍以上放大鏡去看機芯上面是否有瑕疵,還是懂得以百達翡麗獨有的——Gyromax砝碼微調擺輪做判定都是行之有效的鑒偽方法。百達翡麗的機芯夾板都具有倒角拋光裝飾,仿佛給機芯夾板勾了一道亮邊,甚是好看。另外,百達翡麗的機芯上不是具有“日內瓦印記”就是具有“PP印記”,也很好辨識。總之,不要用老百姓慣常的滴水法、手掂法、看糙細、出生紙來判斷百達翡麗的真偽,也不要迷信當鋪及民間的所謂鑒定大師。中國地處遠東,自古對于西方鐘表文化的參與度較低,基本停留在消費層面。鐘表文化是一門非常西化的學問,中國的很多民間鑒定大師或中介,他(她)見過的真表還未必有你多,他(她)的眼界未必有你開闊。表這東西,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沒有“類似”這個詞的存在。表款身上幾大要點只要都對應上,就是真表。最長兩分鐘就能判定出來,通常15秒就夠用了,并不是“鑒定大師”看得時間越長可信度就越高。
百達翡麗Ref .5076限量套表,包括大木盒及出生紙仿冒品的表款還經常忽視對于外觀附件的模仿。假表的皮表帶幾乎沒有使用昂貴的鱷魚皮的,多采用牛皮軋花形式,甚至不是真皮。百達翡麗真表的皮表帶均使用鱷魚皮中最珍貴的那部分(矩形竹節紋),僅一條皮表帶的售價就在人民幣4000元左右。真正購買百達翡麗的表的人還會得到一堆印刷品附件,如:說明書、出生紙、未來100年的月圓日期表(針對月相功能腕表)之類,它們的印制都非常講究,并裝在一個厚重的大木盒里,上述要點足以讓仿冒者望而卻步。
一切表述也不能杜絕那些實在讓人拿不準的表款。當你不愿透露表的來源,又急切想知道表的真假,最保險的辦法:拿表去百達翡麗專賣店(上海和北京)花上1000元的開證書費用,讓百達翡麗瑞士總部給你個官方說法吧,那就好比終審判決。證書開出即為真表,證書未開就是假表,而且費用不退。
卡地亞的鑒偽也是個復雜的問題,而且比百達翡麗復雜得多。因為卡地亞腕表深受大眾喜愛且產品多如牛毛,仿冒品眾多。卡地亞與勞力士幾乎是被仿冒最多的鐘表品牌。很多朋友覺得只要學習真表的知識就好了,對于假表避而不談,這反而更加容易受到假表的侵害。正確的觀念是:“我們學習假表相關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反假表!”知識沒有好壞之分,真與假、好與壞完全在于使用知識的人。
卡地亞初級鑒偽——有關七點位或十點位羅馬數字暗標的說法此為卡地亞腕表產品最易掌握的鑒偽方法。卡地亞絕大部分表款都采用羅馬數字刻度,如果你仔細觀看一款卡地亞腕表,95%在它的7點位或10點位羅馬數字中會用微縮印刷將卡地亞品牌的原文字母Cartier變成羅馬數字“七(VII)”或“十(X)”的一部分。如果肉眼不容易看到,借助放大鏡也一定能看清。從粗線條來講,男表通常在7點位安排暗標,女表在10點位,但這并不絕對,確實卡地亞既有10點位置出現暗標的男表,也有7點位置出現暗標的女表;也有受表盤工藝或材質限制,根本沒有暗標的表款。我總結的比較經得起推敲的規律是:大口徑表暗標通常在7點位置,小口徑表暗標于10點位置。對于這個問題大家只要知道有暗標這么回事,暗標用來輔助鑒偽就可以了。真正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所謂“高仿”的假表,在暗標這一環節的仿冒上已經有了很大“進步”。所以初學者如果僅憑有否暗標來操作卡地亞鑒偽,比較不保險,所以還是要繼續了解其他鑒偽招數。
中級鑒偽——藍寶石表冠尖與藍鋼指針發色卡地亞為了突出它是珠寶品牌出身,非常喜歡在各式表冠上鑲嵌一枚漂亮的藍寶石。這藍寶石打磨精湛,色澤沉穩,見過真表令人過目不忘。仿表哪里舍得給你使用藍寶石,染色玻璃就不錯了,甚至是一小塊兒藍色透明塑料。所以稍微領略過藍寶石之美的朋友就能從這一點上鑒定卡地亞的真偽。此外,卡地亞是個偏愛藍鋼指針的品牌(還有很多頂級品牌也是,比如寶璣)。本人參觀卡地亞工廠,親自學習了瑞士匠人在特制烤箱中對不銹鋼指針手工烤藍的奧妙。不銹鋼這東西,只有在300℃的高溫下才會發藍,對于溫度和火候的掌握是秘不外傳的,所以很多瑞士中低端腕表都不使用藍鋼指針,而是用涂抹過藍色染料的一種指針。仔細用肉眼或放大鏡下觀看,你會發現染色指針的發色特別假,而且染料風干之后高低不平。而真正的烤藍藍鋼指針不僅色調非常迷人,而且表面非常平整。上述兩點對于卡地亞的鑒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只是一定要多見實物才能領會。
高級鑒偽——機芯板路分析等這是最核心的鑒偽方法,值得用畢生去學習。學好后不僅僅是對卡地亞,對很多品牌都適用!卡地亞腕表的產品線非常之長,高、中、低檔次全有。從竅門角度來說,凡是表底蓋不透明的款式,機芯大多來自世界上最大的通用機芯制造商——瑞士ETA公司,屬于中低檔表款。我多年探究發現,卡地亞幾乎沒有一款使用ETA機芯的表款是透背的。由于近幾年瑞士ETA公司的機芯大多被我國成功山寨,所以如果你看到“卡地亞”一款透背表款機芯是ETA機芯的標準板路,極有可能是仿冒品,而且是國產山寨ETA機芯。當然卡地亞也推出大量透背表款,基本集中在高端產品中,比如:“HH(高級制表)”品級的產品、卡歷博系列等。這些敢于露出來的機芯,如果不是卡地亞精工坊自行研制,基本來自伯爵(Piaget)、積家(Jaeger-LeCoultre)、寶珀(Blancpain)甚至芝柏(Girard-Perregaux)這四家,并會進行卡地亞風格的特殊打磨和裝飾。如果你對卡地亞自產機芯的結構,伯爵、積家、寶珀、芝柏機芯的主要特點及板路有清楚認識,就可以準確屏蔽掉99.5%假表的侵擾。整體來看,卡地亞的仿冒品非常多,但仿出水平的幾乎沒有。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