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華:透悉轉型社會的后現代雕塑家
劉建華是中國90年代后現代雕塑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一位極具洞察力的社會批評家。二十世紀最后十年中,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傾向就是以寫實主義的手法呈現蘊含于現實表象之內的焦慮,從而透視出社會轉型期的種種矛盾。劉建華以其敏銳的觀察,對藝術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一系列的精辟闡釋。他的作品不斷傳達傳統與現代、物質文化與精神世界、消逝的古老文化與新興消費文化之間的沖突和對立。他對現實的不斷思索與充滿創意的寫實表達加深了觀者對周圍社會的理解,為倡導領悟非凡的馬爹利所推崇,從而成為2010年度“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
在劉建華的作品中,他構筑出人們另一種眼光所能抵達的日常之外。這種對簡約、純樸場景的展望與制造,讓觀者在很短的時間重溫了關于個人對純樸歷史的記憶。這樣的作品表達出現代性對個人意義的侵蝕和我們對標準化城市的無奈。劉建華正是通過這些非敘事、去符號化的作品,從種種流行的“當代”趣味中抽身而出,轉而回到運用中國文化傳統去實踐一種新的當代可能。劉建華從不將就工藝,而是與一般的做法正相反,為了表達去尋找合適的工藝。他關注的是作品的想象、作品的語言、作品的精神涵義,希望發明自己獨特的語言方式,希望由此帶來個人的特色。
九十年代末,中國當代雕塑的一個重要變化是后現代波普形式被青年雕塑家的大量采用。劉建華的創作著意體現一種物質化時代的道德不確定性體驗。2003年以來,他創作了《日常易碎》系列,將日常物品引入材質變異的特殊意義之中,單一的素色氛圍,使得觀眾對真實面目的觀察陷入一個剝離表層的范疇。面對西方長期以來對東方文化的“誤讀”,劉建華有著清醒的認識并以自己的機智幽默予以一一嘲諷。他以典型的東方符號“旗袍”與“瓷器”親手制作了一道香艷的菜肴,暗示出東方藝術家與西方話語強權的關系。從沒有頭部與手部的女性身體我們所解讀到的是一種雙重的“缺失感”:一方面是打著中國傳統旗號的藝術家在這種投機性的變賣活動中己失去了其獨立的個體性,空余華美的外殼:另一方面則是劉建華在諷刺地指出這一點時,也感到自身文化主體局部或全部的丟失,從而萌生出彌補自身文化主體的沖動。
在劉建華的藝術中,我們可以聽到一種聲音,他暗示我們只有從個體角度來研究中國文化問題,才能擺脫對于中國文化的標簽化認識,觀光獵奇的眼光和當代藝術內部的機會主義心態。或許,也只有這樣才能使中國當代藝術重返中國社會,為不可逆轉的全球化趨勢下第三世界國家的文化命運提供出有價值和尊嚴的“中國答案”。
貝蒂娜•瑞姆斯:表現別樣真我的先鋒攝影家
獨特的視角,非凡的品味,貝蒂娜•瑞姆斯的攝影作品總是能夠令觀者嘆為觀止。雖然出身藝術世家,貝蒂娜•瑞姆斯并不局限于傳統的藝術審美要求,而是不斷呈現風格前衛、極富藝術張力的作品。由此產生的一系列作品很快出現在各類展覽上,瑞姆斯也從此踏上了漫長的藝術征途。她與眾不同的攝影品味與攝影表達方式,為倡導領悟非凡的馬爹利所推崇,從而成為2010年度“馬爹利非凡藝術人物”。
貝蒂娜•瑞姆斯以非比尋常的攝影品味以及出色的商業作品而廣為人知。對藝術與女性肖像的熱愛令瑞姆斯深受啟發,她放棄了先前在新聞和模特業的工作,開始全心投入攝影。她不但是位藝術家,還是眾多奢侈品牌及著名時尚雜志的御用攝影師。自上世紀80年代晚期以來,瑞姆斯先后完成了多個項目,以其感性和刻意表現的方式來拍攝女性。瑞姆斯鼓勵模特們用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借助超越常規的身體姿態揭示出女性最真實的自我。
瑞姆斯通過演繹感官的神秘性,不斷表現無限的藝術張力。《Chambre Close》(1990-1992)是其最具重量級的系列之一。她在其中首度使用色彩,并首次與小說家塞爾日•布朗利合作,拍攝出一組風格前衛且奪人眼球的攝影作品,在世界各地數不勝數的雜志中均有出現。在該系列中,模特們既讓自己被人注視,又保持著一定距離,瑞姆斯用相機記錄下其中稍縱即逝的感官神秘性,仿佛在模特撫摸肌膚的同時深深潛入了其靈魂本身。1999年,瑞姆斯和布朗利再度合作了其里程碑式作品——《I.N.R.I》,對耶穌生平進行了充滿現代意味的解讀。瑞姆斯用攝影作品創造出了極具表現力的靜態舞臺場景,精神、煎熬、愛與力量在其中相互雜糅,為這一偉大的基督教故事提供了鮮明的全新演繹。
與此同時,瑞姆斯還為諸多名人拍照,比如麥當娜、凱瑟琳•德納芙、夏洛特•蘭普林、卡洛爾•布蓋、瑪麗安娜•菲斯福爾、芭芭拉、凱莉•米洛、克勞蒂亞•雪佛和艾莎•阿基等,以其獨特的敏感觸角來對待拍攝對象,令她們得以在鏡頭前自由地表達自己。1995年,她成為法國前總統希拉克的御用攝影師,為其拍攝官方肖像。2007年,由于其出眾的藝術成就,瑞姆斯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勛章。
貝蒂娜•瑞姆斯的作品蜚聲世界,她不斷追求突破創新的精神令其作品永葆藝術生命力。她的那些為雜志、廣告公司或電影制片方拍攝的圖像,因為離開光鮮的雜志,掛上美術館的墻壁,而開始了第二次藝術生命。瑞姆斯式的前衛大膽的攝影風格,輔之以獨特的審美品味,令觀者在欣賞其創作時仿若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一場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