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假冒仿制品又出現了全新的形式,以同款和相似款為名,這些假冒仿制品完全模仿知名品牌鞋子或是包的設計元素,無論在造型還是輪廓都和正品極為相似。但是和傳統意義上的假冒仿制品有所不同的是這些新式仿制品沒有打上明確的標志或是品牌名字,但是卻在標志設計上采取和正品極為相似的品牌符號和標志。
雖然在中國法律下為品牌服裝或是配飾的設計申請專利是可能的,但這樣做非常困難,也并非真正可行,另外真正實行起來也需要花上很多資金和精力。專家稱要真正評估這種性質假冒仿制品的市場份額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根本無法評估實際銷售量。比如在淘寶上搜索”LV Alma”款包,出現的搜索結果有正品也有不少的同款仿制品,仿制品的售價僅為150-600元。為了逃避監察,這些賣假貨的商家通常不會用上品牌的全名,而是用縮寫的方式來填寫關鍵字。
雖然打擊這種仿制品的任務相當艱巨,但是品牌不妨把這個看作是宣傳的方式,之所以會出現同款是因為品牌的設計元素在市場上廣受認可,而購買這些仿制品的消費者也有成長為潛力客戶的可能。
通過郵件獲取觀潮最新資訊 |